文化導覽11

::: 網站選單

:::
捷徑位置:

文化導覽

戴潮春事件
瀏覽人次:902
發布日期2021-06-15
所在地點臺中市北屯區

簡介說明

戴潮春事件
戴潮春(?~1863)
戴潮春,字萬生,彰化縣四張犁人(今臺中市北屯),祖籍龍溪。祖神保,樂善好義,在鄉里中有名聲,生 4 子,長子松江;松江有子 7 人,潮春排行最小。戴家為地方巨富,世代擔任北路協署稿書(書記)。潮春之兄戴萬
桂,與阿罩霧(今霧峰)人爭田,不勝,乃集殷戶為八卦會,相約有事互援,時潮春恐受波累,未嘗參與。
咸豐十一年(1861)冬,北路協署副將夏汝賢因私怨向潮春索賄,潮春不從而被革職返鄉。當時其兄已死,潮春乃召集舊黨眾人,立八卦會,藉辦團練之名,請官府准許自備鄉勇 300 名,隨官軍緝捕盜賊。因此彰化縣所屬
各地大盜皆斂手,往來行旅稱便,官府自是愈倚重。八卦會聲勢益盛,數月之間,會眾竟增加至數萬人,甚至有捐鉅款始得入會之情事。
同治元年(1862)春,彰化知縣高廷鏡罷職,雷以鎮繼任,仍然重用潮春,至是黨眾滋蔓,漸不能控制。三月九日,臺灣兵備道孔昭慈至彰化緝捕會黨總理洪某,就地殺之,並檄命淡水同知秋曰覲,嚴辦會黨,於是會黨眾
人乘機蜂起抗清,擁潮春為首。
會黨首先攻彰化城,佔據八卦山,向城中砲擊。城中人王萬內應,與會黨密約,佯裝歸降,使城中誤信而守備稍懈。十九日夜半,縣城開,會黨自東門入,大呼曰:「凡在約中,燒香為識。」城中人俱備香案歡迎,守兵因而
潰敗。黨人既入城,即吹樂敲鼓以迎接潮春,潮春頭戴黃巾帽、身穿黃馬褂,健卒數十人前後簇擁,騎馬入城,貼告示安民,下令城眾遵明制蓄髮,自稱大元帥,並分封文武官職,設賓賢館於城內,以禮對待縉紳。當時前任知縣高廷鏡、同知馬慶釗見潮春,潮春書字條「清官放回」,縱之鹿港。雷以鎮持長齋,逃入齋堂得以倖免。前任副將夏汝賢因貪污殘酷,全家俱受辱而死。秋曰覲身首異處,孔昭慈被囚,仰藥自盡。
潮春起事後,大甲、大肚、牛罵頭(今清水)、葫蘆墩(今豐原)、北投等地,相繼響應,潮春開倉放糧,得到農民更多支持。四月,潮春命林日成攻阿罩霧,以報復宿怨,莊人林奠國與其子率丁壯力守,陷圍三晝夜,迨羅
冠英援兵至,林日成乃退兵。潮春起兵之初,曾提出聯合二屬,以成大事之主張;即漳州人、泉州人不再分類械鬥,而和衷共濟,齊力抗清。潮春雖為漳州人,但提拔將領不分泉州、漳州或粵籍人士,然族群對立之意識已深,潮春會黨內部漸有分歧意見。潮春攻下彰化之初,以鹿港近在肘腋,為通海要道,命葉虎鞭攻之。虎鞭為泉州人,曰:「鹿港為泉人生聚之區,攻之是無泉人也。」潮春怒。泉州人密集居於鹿港,堅決抵抗潮春會黨入侵,仕紳黃季忠籌謀守禦,集合 24莊的丁壯與官軍合力阻擋會黨,陳弄久攻不下。五月,嘉義久攻不下,潮春擬親自攻取;自稱東王,封林日成為南王,以莊天賜為丞相,賴阿矮為先鋒,率所部而南。七月,擊退清軍於斗六門,乘勝南進,攻陷嘉義縣城,並聯合原住民打敗總兵林向榮。
同治二年(1863),清廷詔命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視師臺灣,十月登陸麥寮。巡撫徐宗幹亦奏請臺灣兵備道丁曰健會辦軍務,率兵士三千,自北而南,駐牛罵頭。竹塹仕紳林占梅率鄉勇配合會師,三路併攻。十二月三日,
總兵曾玉明破彰化城北門而入,丁曰健、林占梅隨後亦至,潮春會黨棄城逃往四塊厝莊。官軍續攻斗六門,林文察招撫中部各莊,潮春見勢蹙,欲竄內山,張三顯勸其投降。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,潮春遣散從人,自乘轎至北斗向官府投案,丁曰健審問其作亂原因,潮春曰:「此皆本藩之事,毋與百姓。」曰健怒,命陳捷元推出斬之。
潮春被斬首後,其會黨餘眾林日成、嚴辦、洪叢、呂梓等,仍於各地繼續與官軍戰鬥,至同治四年(1865)四月,餘黨才全部被平定。此次以潮春為首的反亂事件,前後歷時三年餘。

資料來源:台中市文資處台中市人物志第九章290頁處
https://www.tchac.taichung.gov.tw/information?uid=48&pid=1241

影片:https://youtu.be/1wdS4n9X_vo(戴潮春紀念廟)

QR:文資處、文資蘊生、影片

https://n.yam.com/Article/20190826389175

戴潮春事件可歸納以下四點:
1. 任期太短,治台無感:清朝時期治台的官員任期大都在一年以下,    對台灣認識不清又被調回清朝,無法對這片土地產生認同感。
2. 官俸不敷,無以養廉:導致賄絡文化橫行,民不聊生。
3. 事權不專,治台無權:有權者卻在一海之隔的福建都撫手中。
4. 考成制度,只求無過:清朝律例繁複,過於嚴苛、罰多賞少,致地    方官只求庇禍遠過,不求有益民生。
   
溝背戰役事件的歸納可以歸納:
1.民族主義,反對日治:台灣人的骨氣,不授異族統治。
2. 無人領導,一盤散沙:不若戴潮春事件,有精神領袖,溝背戰役尚無法自歷史檔案中尋得領導人物。
3. 時間極短,潰不成軍:不若戴反之最長台灣民變四年紀錄,而僅以 二天一夜功敗垂成。


資料來源:107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學在地實踐社會責任計畫
技專校院-修正計畫書著作林政勳


Contacts

40601台中市北屯區廍子路666號

官網
官網QR碼
FACEBOOK粉專
Facebook粉絲專頁QR碼
官方LINE客服
LINE@生活圈QR碼
INSTAGRAM
INSTAGRAM

Copyright © 2020. 文資蘊生-臺中北屯文化資產-112-113年USR計畫文資蘊生-永續文化資源與創新人才培育 .Rights Reserved.

TOP